NG体育APP从珠江口西岸的马鞍岛,到塞纳河畔的德比利行人桥,2024年巴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浪漫氛围,有中山企业参与营造。远渡重洋走到聚光灯下的,除了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中山运动员,还有不断拓展可能性的“中山制造”。
奥运会从来不缺话题性,中山企业也曾在营销红利中分得一杯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山华帝成为奥运历史首个燃气具类别供应商,更参与了“祥云”火炬的设计制造;2022年北京冬奥会,同样由中山企业研发的火种灯和火种台一路为奥运圣火传递护航。
从具到火种灯,从“小台灯”到大屏幕,奥运会的聚光灯下,中山制造走过了从品牌营销到产业升级的硬核道路。进军奥运会的“中山货”既是中山品牌“出海”的象征,也反映了中山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格局下的新变。
改革开放以后,一批既擅长企业管理,也擅长市场营销的企业家在中山快速成长起来。与盛事“挂钩”是企业快速打响知名度的一种方式,从小霸王到乐百氏,中山企业深谙此道。
与奥运会“挂钩”的最成功案例,要从18年前说起。2006年4月27日,一家年轻的中山企业与北京奥组委签署了2008年奥运会独家供应商协议,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内燃气具独家赞助商。
这家公司叫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今天的华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有趣的是,当时是北京奥运会官宣的第3家供应商,也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设立燃气具供应商类别。华帝股份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奥运营销,并向奥运村等提供了燃气具。
这一年,华帝股份刚刚上市2年,2005年净利润为3503.26万。相比于一个年轻公司愿意拿出远不止一年净利润的投入来进行奥运营销这一话题,人们更感兴趣的话题或许是:燃气具与奥运会,为什么能够建立联系?
这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答案,在两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后揭晓:华帝股份不仅是北京奥运会的燃气具供应商,更是“祥云”火炬的制造商。
生产燃气具的华帝,凭借当时掌握的低氮燃烧、仿真技术、智能控制、防熄火保护等行业高端技术,在火炬制造的竞标中脱颖而出。“祥云”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中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下保持燃烧,即使在珠峰高海拔传递中仍能稳定燃烧,也因此成为历届奥运会科技含量最高的火炬产品。
其实,早在2001年的第九届全运会上,华帝就已经涉足火炬制造领域,此后成为“火炬专业户”,接连为十运会、奥运会、十一运会、亚运会、大运会、青奥会等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研发和制造了二十多支火炬。
一盏不灭的“火”,把一家燃气具公司和奥运会联系了起来,“敢想敢干”的中山企业家打造出又一个企业营销的经典案例。彼时也有不少人提出疑问,认为华帝这一营销手段“不务正业”,是“烧钱”,2008年财报的亏损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当时华帝股份总裁黄启均认为,借势奥运做大企业产业版图,同时走向国际市场,是华帝品牌发展更加广阔的未来。
北京奥运会之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华帝股份都保持着厨电行业老大的地位。而华帝从北京奥运会开始的故事,还有两个有趣的后续。
第一个后续仍与华帝相关。10年后,华帝股份再一次在一场世界性体育盛事上露了脸: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作为法国队合作伙伴的华帝发起了“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的营销活动。随着法国队进入4强到最终夺冠,华帝的营销热度达到了全民皆知的地步,成为俄罗斯的“一个中国赢家”。
第二个后续则已经是中山的故事。2022年,会,火种灯和火种台的研发生产任务,同样落在了一家中山厨电企业头上,而该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则是从华帝走出的技术专家易洪斌。人才流动背后存在这样一个事实:中山已经形成珠三角最具影响力的厨电产业群生态圈。
在2008北京奥运会过去14年后,2022年会是中国制造一个新的展示舞台。2022年2月4日晚的开幕式上,包括光伏发电、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中山智造”成为“科技冬奥”的助力者。
在众多智能化、充满科技感的应用场景中,各国政要出席的开幕式主席台上,一盏盏小小的多功能护眼台灯很接地气。这款台灯集成了护眼台灯、手电筒、充电宝、手机支架等功能,曾获2018中国国际照明灯具设计大赛一等奖。它们来自中山市小榄镇一家名为广东光阳电器有限公司的照明企业。
无独有偶,来自中山的小台灯同样出现在了2024年的巴黎奥运村里,带着一个便携夹子夹在了每个房间的床头。中山市普宇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华介绍,法国经销商向该公司订购了4万盏台灯。
“小台灯”在奥运会的频繁亮相,是中山制造与“绿色奥运”理念的一种契合。从燃气具、“祥云”火炬到“小台灯”,中山制造的奥运之路看似越走越接地气NG体育APP,实际上科技含量一点都不低。以“小台灯”为例,这种便捷经济的产品背后,必须有成熟的LED产业配套支撑。
从灯具灯饰起家的中山照明灯饰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变革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在中山西北部镇街,“中国半导体智能照明创新基地”小榄镇、“中国灯饰之都”古镇镇NG体育APP、“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横栏镇为产业构建了完善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条。
“中山灯”走向世界,是中国制造走向海外市场的一个经典镜头。这与十多年前华帝的营销故事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
21世纪的头十年,中山“专业镇”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在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的春风中,外向型经济特点显著,但大量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也是“服装名城”等称号的由来。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山企业“出海”必须提升竞争力。像华帝一样有心在国际上打响品牌的企业,尝试通过与重大活动“挂钩”的品牌营销来走向海外市场。这是一个时代企业进取姿态的缩影。
就在华帝为北京奥运生产火炬的2008年,另一家中山家电企业成为国内冰箱出口冠军企业,迄今为止已16年蝉联。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从南头镇起步,发展至今在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五大欧洲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4%。奥马冰箱甚至可以打出这样一句口号:“五分之一欧洲家庭的选择。”
中山家电、灯饰、五金等产品出口海外、引领市场,是“盛事经济”背后的一段产业变迁史。事实上,即使行走在欧洲街头,中山人也无法100%了解“家乡货”的存在。比如,一家来自小榄的脚轮企业,制造了欧洲街头600升到1100升垃圾桶90%的脚轮。而在德国的科隆国际五金博览会和法兰克福照明展上,中山企业历年都是准时出席的重要参展商。
今年上半年,中山“清凉家电”走俏海外,出口空调、电扇、冰箱等增长22.6%。奥马冰箱、威力电器、格兰仕空调……单看出口额,中山家电出口占到了全省近五分之一,成为“粤家电”最重要的出口基地之一。同时,中山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增长9.6%。“中山货”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世界大市场。
通过奥运会等盛事,“中山制造”闪亮世界,聚光灯背后,是中山制造业扎实的转型升级之路。
有一家中山企业的转型,与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息息相关。2008年,这家来自“中国灯饰之都”中山古镇的照明灯饰企业被选定为北京奥运会“鸟巢”的立面照明系统供应商,在“鸟巢”打造出了“中国红”灯光效果,打开了进军高端灯光工程领域的大门。
这家从粗放简陋手工作坊起步的企业,成功摆脱产业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锁定”,走向更广阔市场。2016年,中山市华艺灯饰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艺照明”)完成G20杭州峰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灯光工程;2021年,华艺照明为北京环球影城提供了5000多套主题照明灯具;2022年,卡塔尔和乌兹别克斯坦上合2022峰会,都有华艺照明提供的照明整体解决方案。
2022年,华艺照明再登奥运会舞台,为北京冬奥会新首钢赛区提供灯光照明解决方案。一个接一个的盛事活动,都少不了中山制造的装点,而对“大国工程”的参与,又反过来推动了产业进步与理念更新。
进行中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山不仅拿出了“小台灯”,也拿出了新一代的LED产品。在巴黎奥运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一段表演在横跨塞纳河的德比利行人桥上进行。德比利行人桥两侧吊挂的灯具、桥面两侧和顶部的灯光,都来自中山的广东熠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EK照明”)。
EK照明来自广州,是全球专业灯光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灯光产品已连续五年亮相全国春晚舞台。2021年,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EK照明整体搬迁至中山翠亨新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有2000台灯光设备来自EK照明。
一种新的产业发展趋势正在形成:跨越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联动,让“X市造”变成了“湾区造”。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在融合发展的格局中诞生。
目光转向巴黎奥运会,深圳企业洲明科技存在感十足。“我们在巴黎奥运会主场馆法兰西体育馆、PSGA王子公园球场等5大智慧场馆,以及开幕式所在地塞纳河畔的观众活动区域,提供了总面积超过2600平方米的LED显示屏和相配套的解决方案。”国际营销中心法国区总经理张丽说。
塞纳河边的80多个巨型屏幕,代表了粤港澳大湾区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竞争力。在LED产业上,深中两市的“深圳研发+中山制造”产业协作不断加深NG体育APP。2023年,在中山火炬高新区动工建设中山洲明智能制造基地,今年这一项目将在中山投产,成为该公司未来LED照明业务总部基地及LED显示屏智能制造基地。
两年前的北京冬奥会上,明阳集团子公司为国家速滑馆提供的约1.2万块宝石蓝色发电玻璃拼接而成的“冰丝带”惊艳亮相,既具高效发电性能,又符合现代建筑审美。
从中山成长起来的明阳集团,已经将新能源产业版图扩张至全球,以“大国重器”的姿态讲述中山制造的新故事。7月初,由明阳集团自主研制的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OceanX明阳天成号”吊装完成,持续延拓海上风电开发边界。在海外市场,明阳已经在意大利、日本、韩国、德国开展海上风电机组供应。
大功率LED驱动电源、各类电梯、全画幅电影镜头套装……近日,中山市工信局公布了2022—2024年中山市优质产品推荐目录,产品数量之繁多、种类之丰富,令人眼花缭乱。今天,在41个工业大类中,中山拥有34个,形成了3个千亿级和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中山制造的产品频繁亮相国内外重大赛事和活动,并不让人感到奇怪。
进一步看,中山深厚的城市底蕴,相当程度上体现在制造业: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4%,远超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五,拥有大量活跃的经营主体。今年上半年,在制造业面临深刻变局的背景下,中山经济结构与增长质量呈现积极变化,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6%)跑赢全省大盘的同时,工业企业效益得到提升。
首先是工厂增产。从用电量来看,1—6月中山工业用电量增长11.1%;同时,全市纳入统计的工业产品中,151种产品产量同比实现增长。
工厂增产,背后是产业增收。1—6月,全市在产的34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从销售情况来看,1—6月中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7.9%,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产业增收的同时,又带来了企业增利。根据1—5月数据,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0%,利润总额大增46.8%,规上工业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企业亏损额也出现了下降。此外,规上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不仅造得出,而且卖得掉,还能挣到钱。中山工业企业效益的提升,无疑振奋人心。在国内外有效需求不足、国际环境严峻复杂的背景下,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中山也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转型升级路。
今年上半年,中山有一项数据排在珠三角首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4.9%。这一数据背后,是制造业生产端极致的“卷”,但“卷”的并不是成本,而是中山制造的技术含量:今年上半年,中山共推动605家规上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累计转型覆盖率达到了68%。
7月初,中山公布新一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认定名单,其中既有奥马冰箱、好来化工、木林森等老牌制造企业,也有崧盛电源、雅特生科技等新兴领域企业。
一方面,中山制造业以家电、照明灯饰起家,产业红海的激烈竞争使企业发展对技术、成本、规模、质量高度敏感,技术改造成为中山企业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革命的底气。
另一方面,进入新的产业赛道、开拓新的增长也是中山制造业必须做的事情。上半年,中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4.7%,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开始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